一、工作总体情况
(一)主要指标情况
2024年全市缴存28.58亿元,同比增长1.18%,完成年度计划的99.89%,3674家缴存单位、13.70万户职工正常缴存。提取23.26亿元,同比减少1.55亿元、下降6.26%。发放贷款3579笔、13.10亿元,同比减少4.04亿元、下降23.57%,个贷率91.65%,完成年度计划的119.09%。预计实现增值收益1.13亿元,完成年度计划的111.66%。
(二)主要工作措施
1.精心打造一个品牌。大力实施《安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“心心相连 筑梦安居”党建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,以“1245”为载体,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发展。印发《安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2024年“心心相连 筑梦安居”党建品牌提升年工作的通知》,紧紧围绕一个鲜明主题、一个重点抓手、一个工作突破的“三个一”机制,不断完善提升党建品牌体系。2024年7月“心心相连 筑梦安居”被命名为“安顺市直机关党建特色品牌”。
2.出台实施两条新政。一是出台“带押过户”政策。6月28日制定印发《关于开展再交易住房“带押过户”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通知》,明确卖方无需提前归还原贷款、注销抵押登记,即可完成过户、再次抵押和发放新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手续。2024年,发放“带押过户”住房贷款21笔、839.9万元。二是出台“以租代购”政策。10月14日出台实施《贵州航空产业城人才住房“以租代购”试点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(试行)》,支持航空产业城人才按月提取公积金支付“以租代购”租金,通过“以租代购”模式购买安顺市商品房或二手房的,在“变租为购”时可申请公积金贷款。截至目前,国资公司已批复航城集团“以租代购”实施主体,待资金到位后即可启动。
3.深化改革三项举措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推进两个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和一个融资改革项目。一是独立完成“贷款不见面审批”改革。将公积金贷款申请、面签等线下柜台业务,拓展到线上服务平台;贷款申请人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贷款申请,通过视频云面签的方式签订电子合同;建立贷款审批模型,实现数据自动核验、征信报告自动解析,将人工核对审查变成“系统自动校验”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和住建部门房屋买卖合同的数据共享,正在进行生产环境的绿灯测试,测试完成后可正式上线。二是配合完成“不动产+公积金”改革。10月14日五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“不动产+公积金”一站式便民服务的通知》,将不动产的权属变更、抵押登记等业务,嵌入至“商转公”“带押过户”等公积金贷款流程,实现一套流程多业务并行快办,最大限度减少群众“跑腿成本”。截至目前,“不动产+公积金”一站式办理业务4笔。三是联合推动“公享贷”改革。11月5日中心联合工行安顺分行召开“公享贷”推介会暨品牌新闻发布会,推出“公享贷”金融服务产品,根据企业公积金缴存指标,为企业提供降低贷款利率、提高授信额度、简化办理流程等增值服务,实现企业发展、金融增效、公积金扩容三方共赢。截至目前,为10家企业发放“公享贷”2518万元。
4.重点开展四个行动。一是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行动。通过强化政策宣传、放宽缴存范围、增加灵活缴存形式等举措,将更多群体纳入制度惠及面。二是开展贷款逾期追收行动。坚持“关注1期,严防2期,狠抓3期及以上”,落实“一案一策”的追收举措,适时召开工作调度会,强化动态跟踪督导。三是开展服务提升行动。成立“贷款不见面审批”项目党员突击队,新增“按月租房委托扣划签约”“灵活就业人员开户”网办事项,实行“5+2周末不打烊”和“午间值守”,填补“服务盲时”。四是开展平台接轨行动。有序推进数据治理,全面梳理排查缴存单位和个人信息问题数据,全面分析问题、及时落实整改、完善系统内控。截至目前,我市灵活就业人员新开户286人,月缴存额约17.68万元,缴存余额184.15万元;逾期贷款280.47万元,逾期率0.348‰;“午间值守”办件357笔、“周末不打烊”办件336笔,获市级优秀窗口10次,服务之星26人次;数据合格率从94.5%提升到99.51%。
5.制定止跌回稳六条政策。全面贯彻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委、省政府关于房地产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,落实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<进一步加力提效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指导意见>的通知》,制定《关于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有关政策的通知》,从2025年1月1日起,实施提高最高贷款额度、支持购买保障性住房、支持购房代际互助、支持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、放宽信用审核条件、探索支付物业服务费等六条政策,助力我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
2024年1月31日,城区管理部被省住建厅评为“贵州省城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”,3月6日城区管理部被省妇联评为“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”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主要问题为:一是贷款逾期率压降困难。目前,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率由年初0.645‰降至0.348‰,逾期追收行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还存在部分逾期存量贷款化解周期长、压降难等情况。二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。信息化建设步伐受预算经费、部门信息共享等因素的影响,我市住房公积金公布的服务事项为38项,网办事项21项、仅占公布事项的55%,离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。
三、下一步重点工作打算
(一)实施助力止跌回稳政策。深化部门联动,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踪,畅通部门运行堵点,提高政策执行力。注重线上线下全面收集意见建议,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,解决好政策执行难题,保证政策执行效能。
(二)加强公积金政策宣传。在线上平台发布和解读公积金政策,介绍公积金政务服务。持续开展“送政策上门、送服务上门”,面对面宣传公积金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,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。积极发挥合作银行资源优势,通过各银行网点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公积金政策等方式,扩大宣传范围。
(三)严格逾期贷款监管。压实各部门、委托银行逾期催收责任,严防新的逾期贷款发生;采取借力催收、联动催收、纾困催收、集中催收的办法,做好逾期贷款催收工作;针对恶意拖欠贷款的行为,坚决运用法律手段依法催收,确保资金安全。
(四)狠抓数据治理。采购先进的数据治理质检工具,加强稽核系统建设的升级改造,不断提升数据质量。完善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录入规范,定期开展教育培训,确保数据采集录入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。
(五)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。加强部门信息共享,有序推进后端应用、服务器等软硬件的信创替代建设。推广使用“贷款不见面审批”“直连支付”,深化政务服务融合,实现公积金业务在贵州政务服务网线上线下“一网申请”“一窗通办”。